兄良弟悌
兄长善良弟弟友爱,兄弟之间血脉相连,一生中最亲近的就这么几个,是人生最难得的缘份。在父母眼里,兄弟原是一体,假使稍有不和,父母心里就会难过。
朱元璋信用刘伯温
珍视劳动,珍视人才,人才难得呀! ——邓小平 刘基(1311—1375),字伯温,谥文成,温州文成县南田人(旧属青田县)。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、政治家...
唐太宗任贤纳谏
古人相马不相皮,瘦马虽瘦骨法奇;世无伯乐良可嗤,千金市马唯市肥。 ——欧阳修 魏征(580—643),字玄成。巨鹿(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,又说河北晋...
孟子提倡孝悌
人善我,我亦善之;人不善我,我则引之,进退而已耳。 ——汉·韩婴 孟轲(生卒年不详),字子舆。邹(今山东邹县)人。战国时思想家。受业于子思,在儒学...
兄弟二人让秀才
人以义来,我以身许。 ——柳宗元 张楚金(生卒年不详),唐朝人。当过刑部尚书,是个德才兼备的人。 张楚金少年时发愤读书,才华横溢,17岁时同...
王览、韦嗣立恃母护兄
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载:“二十四孝”中那个“卧冰求鲤”的王祥,自小受到继母朱氏虐待。每当继母殴打他,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就哭着抱住并遮挡哥哥,使母亲无法下手。狠心的母亲...
唐玄宗敬兄爱弟
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。 ——朱熹 李隆基(685—762年),唐朝皇帝,712—756年在位。唐睿宗李旦第三子,母窦德妃。庙号“玄宗”。谥“至道大圣...
内江张氏两兄弟
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 ——《论语》 张大千(1899—1983年),四川内江人,祖籍广东省番禺。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,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...
泰伯三让天下
西周是孝观念形成、发展的重要时期。 早在西周建立之前,周族就已有“孝悌”的风尚。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儿子泰伯、虞仲是孝敬父亲、和睦兄弟的榜样。 古公亶...
二十四悌之严凤敬兄
严凤宴客,进箸稍迟。兄批其颊,欣然受之。 【原文】 明严凤,性孝友,事兄如父。致仕归,兄老而贫,迎养于家。凡宴客,必兄递杯,自执箸从。一日进箸稍迟,...
二十四悌之缪彤自挝
缪彤化弟,闭户自挝。诸妇谢罪,得以齐家。 【原文】 汉缪彤,字豫公。少孤。兄弟四人同居。及各娶妻。诸妇遂求分异。数有争斗之言。彤愤叹。乃掩户自挝曰。...
民族大孝|兄弟于阋墙,外御其侮
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称:“兄弟于阋墙,外御其务(侮)。”意思是哥们弟兄在家里打架,却能一致抵御外来的欺侮。儒家的孝道培养了中国人对炎黄子孙、中华儿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...
祁黄羊不避亲仇
人才难得又难知,就要爱惜人才,就要用人不疑。 ——周扬 祁奚(前620—前545),姬姓,祁氏,名奚,字黄羊。春秋时晋国人(今山西祁县人),因食邑...
有义有礼,房家兄弟
北魏清河东武城(今山东武城西)人、尚书仪曹郎房景伯,性情平和宽厚,学问渊博,对儒学历史很有研究。弟弟们跟着学习,对他十分敬重,犹如父亲一般。大弟不幸身亡,他穿着粗布...
韩愈慧眼识诗才
恭贤的人,才是真正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人。 ——格言 韩愈(768—824),字退之,唐河内河阳(今河南孟县)人。自谓郡望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唐代古...
王本增敬老爱老
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。 ——格言 刘方宅是山东省阳信县劳店乡敬老院的一位居养老人,而王本增则是胜利油田的一名职工。他们二人之间似乎不会有什...